近日,Tcon(时序控制器)IC市场的动向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Tcon作为显示面板的主控芯片,大多数都用在连接SoC与显示面板,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国产化的渗透率却一直较低,面对这一局面,Hiview(信芯微)作为大陆的代表厂商之一,成功挤入了市场的头部行列,这一变化不仅反映出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也揭示了国产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奥维睿沃(AVCRevo)发布的数据,Tcon IC在2024年的需求量将达到4.9亿颗,同比增长7%。其中,电视、电脑显示器和笔记本等主要应用推动了这一增长。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虽然市场需求上升,但TV品牌为降低成本,更多选择采购Tconless面板,这使得内嵌Tcon的整体比例在上升之际也面临着竞争压力。尽管如此,对于高端产品而言,确保图像质量和画质的需求仍然推动了Tcon IC的采用,未来这一市场的渗透率预计将在2024年趋于稳定。
在显示产业整体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陆的显示产业链正在经历从补齐短板到引领市场的蜕变。整机厂、面板厂、芯片设计企业、晶圆厂及封测厂等各环节都在积极布局。然而,与DDIC(显示驱动IC)相比,Tcon的国产化渗透进程较为缓慢,根本原因在于Tcon的生产技术壁垒相比来说较高,且台系厂商在市场占有率上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台湾地区的Tcon市场占有率高达72%,而大陆厂商仅占22%,韩系厂商则占6%左右。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Hiview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脱颖而出。根据有关数据显示,Hiview在TV Tcon市场上的份额已达到40%,不仅在市场中占了重要位置,其在MNT(显示器)Tcon市场的拓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作为唯一进入头部行列的大陆厂商,Hiview的成功不仅是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整个国产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Tcon IC向更高集成度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为显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动力。随着4K和未来更高分辨率技术的普及,对图像处理的性能要求逐步的提升,这也逐步推动了晶圆睿博(SMIC)等大陆晶圆厂商的崛起。近年来,SMIC的产能逐渐释放,积极进军Tcon市场,带动了国产化进程。因此,尽管台湾和韩国厂商在技术与市场上占有优势,大陆厂商依然在努力缩小差距。
展望未来,Tcon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国产Tcon厂商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市场推广,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同时,行业各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一同推动整个生态链的健康发展,助力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崛起。
综上所述,Tcon IC作为显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Hiview的崛起标志着国产化进程的成功,不仅为其他厂商提供了借鉴,也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在全球显示产业格局变革的大背景下,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体制优化将是推动中国显示产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关键所在。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