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火锅市场稳步增长,2024 年规模有望突破 6,000 亿元。2023 年行业收入达 5,000 亿元,门店数同比增长 13.6%,展现强劲动力。全国火锅相关企业约 40 万家,但 2024 年存量略有下降,竞争加剧,同质化问题加大品牌压力。随着花了钱的人“鲜”和健康的需求提升,冷链物流等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沙利文预计,火锅市场规模 2028 年将突破 7,500亿元。
搭乘火锅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红利,速冻火锅料的市场需求也有所增加。中国消费者速冻食品购买品类中,速冻火锅料占比为 53.3%,代表产品有丸子、肉类等。据新食材公众号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到 2025 年,速冻火锅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833 亿元大关,为相关公司可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此背景下,我国布局速冻火锅料的企业众多,如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从产需量来看,2021 年我国速冻火锅料产量 251.9 万吨,需求量 230.3 万吨。由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 年我国速冻火锅料产量为 243.7 万吨左右,需求量为 222.6 万吨左右,均有小下降。2023 年随着经济持续复苏,整体供需分别小幅度增长至 247.6 万吨和 226.2 万吨。
从速冻火锅料细分产品产量格局来看,近年来我国速冻肉制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产量占比不断的提高,2021 年我国速冻肉制品及其他产量为 117 万吨,占比达 46.4%。相应的,我国速冻鱼糜制品产量与占比呈现下降态势,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2021 年产量为 134.9 万吨,占比 53.6%。2022 年我国速冻肉制品及其他产量占比约为 46.5%,速冻鱼糜制品产量占比约为 53.5%。2023 年我国速冻肉制品占比约 46.7%,速冻鱼糜制品产量占比约 53.3% 。
速冻火锅料行业销售经营渠道以小 B 端为主,不一样的地区的花了钱的人产品偏好差异较大,因此客群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企业依赖渠道力实现内生循环增长。2022 年后,面对下游消费场景收缩及原材料上涨压力,诸多不规范的小企业因渠道发展受阻、承压而逐步退出市场,2021-2022 年速冻食品相关公司数较 2019 年前大幅度减少,低价竞争的环境有所改善,行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及传统经销商模式下马太效应凸显,市场占有率不断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转移。
速冻火锅料在 2022 年开始呈现出由 B 端通路产品向 B/C 兼顾发展的趋势,产品规格也相应的由大包装、散装售卖为主发展出多规格产品,同时在 C 端消费场景丰富、频次增多和品种多样慢慢的变成为发展趋势。
因此,锁鲜装产品的推出在引领火锅料行业升级换挡,整体走向 C 端上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大包装的火锅料主要渠道以“商用渠道”为主,通过经销商的推动,进入餐饮、饭堂、小吃、快餐等渠道。而锁鲜装作为现代科技“锁鲜”包装,以小规格形式进入渠道,真正撬动家庭消费领域。
速冻火锅料行业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呈现出 B 端与 C 端并行发展的趋势。随着火锅赛道的稳步发展,以及家庭消费的进一步增长,锁鲜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将持续扩大。2025 年,速冻火锅料在小 B 端市场或将迎来快速地增长。此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有望愈加显著,低价竞争或将进一步减少,价格竞争结构也有望趋于健康。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规划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