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中,或许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即是选市值大的,还是选市值小的去投资。首先说明一下,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告诉我们,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它的市值大小无关,它只是其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有关。就告诉我们,一家公司未来投资回报的高低,其实是在于其未来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总和有多少。但就一般规律而言,市值相对较大的公司其净利润基数往往就相对较大了,而净利润基数较大了,它最终也会受物理规律的制约,即在未来的上涨的速度就可能会相对降低,所以,从理论上讲,投资市值小的公司要比投资市值大的公司回报要高。
仍以茅台为例,2024年净利润有望达到859亿,在这个基础上,未来实现年净利润1000亿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在这个基数的基础上,增长10%,就是年增长100亿元,而100亿元的净利润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可能就是整个生命周期的天花板。所以,对于茅台这种相对较大市值的企业来讲,未来投资的预期就不能太高,若想在未来取得超额、爆发性收益,还是远离茅台。我认为,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比较之下,对于一些净利润基数尚小、市值比较小的企业,如果它仍然处于较快的成长期,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这更要考量一个投资人的商业洞察力。实际上,这也是我自己虽然重仓茅台,但仍就保持了“茅台+”后面的一些品种的原因。当然,就确定性而言,这些品种的未来不如茅台确定性高,所以,我采取了组合应对的稳妥策略。
此外,在我的札记下面,时有朋友评论道,看你经常引用段永平的言论,可段永平就不投资东阿阿胶之类(他在A股只投资了茅台)。是的,对这些投资大家的投资理念、商业理念,我们是要认真学习的,但在具体的投资品种上,我们则要通过你自己的能力圈来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些投资大家数以亿计的资金量。要知道,我们普通的个人投资商无论多大的资金量,也是小的资金量,所以,也可完全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在一些小市值的投资品种上多下点研究的工夫,一旦选对了,可能更容易取得更大的弹性收益。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投资态度。
当然,市值大小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比如,今天的万亿市值,我们可能觉得它大了,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可能万亿市值就成为比较小的市值。比如,2012年我入住雪球的第一个帖子,就是讨论茅台未来能否达到万亿市值,回想当时,我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茅台达到今天的1.84万亿市值的。
1957年,美国市值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为美国电线年),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为苹果、英伟达,达到3.5万亿美元,是1957年市值最大公司的312倍,如果按年化增长计算约10%不到一点(10%年化60年是302倍),与标普500的年化增长(包含股息率)基本一致。
同时,该帖子还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世界排名前20名市值的公司分别是:
是的,今天在我大A股,万亿市值就感觉着很“大”了,但对比上面这些“大象”显然仍是“小家伙”。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或许在我大A股今天的万亿市值,就更像个“小家伙”了。事物的发展常常会超出我们人类枯竭的想象力。过去是如此,将来也必然会如此。
【是否真懂的试金石】价值投资者都秉持“不懂不做”的原则,但何谓懂呢?按照巴菲特、芒格的思想,这个懂就是大概能够看清楚一个企业未来十年八年的竞争优势。比如,巴菲特说,他对可口可乐、吉利刀片就懂,即懂得它们在未来十年八年仍有可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是对微软等高科技股,他就不懂,尽管他与微软的比尔·盖茨是多年的忘年交。也正是受巴菲特这一思想影响,很多的价值投资者也秉持不想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分钟。这自然是对的。
但是如实说,我认为,上面说的这种“懂”,也更多的是理论层面上讲的,具体到实际的操作上,我们经受的各种实际考验要曲折得多。因为,任何企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谓走“之”字路),多么优秀的商业模式也难免会受到行业周期、市场周期、管理层的变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经营上的波动,进而会造成股价的大幅调整。而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才是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懂的试金石。比如,当股价向下调整百分之二三十,即调整至估值合理或低估的区间,自己是不是还有勇气加买呢?如果回答是,我认为就算是真懂了,否则,如果自己疑神疑鬼起来,有钱了(包括分红资金到账)也不敢再加仓,那就说明自己原来并没有真懂(当然,企业基本面变坏了另论)。
比如,当贵州茅台自2021年的高点向下调整百分之三四十,甚至接近腰斩之时,自己还敢于加买吗?
同样的例子,也表现在其他投资品种上。比如格力电器、东阿阿胶、恒瑞医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等,当它们的股价调整至合理或低估之时,你原来所谓坚定的看法,还是那么“坚定”吗?
据我的观察,很多所谓的价投人其实就是会变得不那么“坚定”了,实际上他们只是扮演了个叶公好龙的角色而已,更不要说让他们去落实投资“八字诀”了。我们所说的投资之难,实际上常常就表现在这里。
股票市场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大多数人仍然会是以股价的涨跌论英雄的,股价涨了还好,可以一“涨”遮百丑,但是若股价掉下来,市场上各种负面言论,或者一些鬼故事就会出现了,此时此刻,才是真正考量一个投资人商业洞察力的时候,更是考量一个投资人有没有内部记分卡的时候。谁的这一关过了,我认为他的投资才会真正走上坦途。过了这一关,我认为,才可以说他做投资就真正入门了。
【理出根本投资逻辑】有朋友看到我公开分享的女儿账户,其中格力电器和东阿阿胶的股价经过四五年的低迷,自去年开始走出了向上反转的趋势,很有感慨,认为这种坚持才是难能可贵的,甚至说才是投资真正有能力的表现。如实说,我自己也有点自豪自己的这种坚持,因为如果回看一下过往的一些跟帖评论,其实就是很令人玩味的,这再一次说明,我上面提出的话题是很有价值的,这就是当股价掉下来,而且连续几年的股价低迷,此时才是检验你是否真懂自己所司的试金石。
这里,我再说一下自己的一点实战经验,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以年为时间单位的持有者,碰到所持公司的股价下跌,或者股价持续低迷四五年的时间,其实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若想坚定持有不动摇,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要善于理出几条投资的根本逻辑来。这个投资逻辑,一是要有定性方面的研究,比如公司的商业模式好,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并没有被颠覆;二是更要有定量方面的分析,比如资产负债率低,自由现金流多,如果有更高的分红率,那就更是加分项。记住,唯有定量的分析,才会让我们胸中有数,而胸中有数,遇到经营波动心中才会不慌。
比如,我以前说过,东阿阿胶“王子遇难”之后,我之所以不离不弃,还持续攒股,就理出了三条根本逻辑:一是东阿阿胶的“道地”地位并没改变,也就是它在消费的人心智中的地位并没有受损;二是公司没有短期、长期借款,公司的经营完全是依靠内生性增长;三是渠道问题不是终极问题,一年解决不了,两年去解决,两年解决不了,可以三年去解决,持早会解决的。就凭着这三条根本逻辑,自己便可以从从容容地落实投资“八字诀”了。
对格力电器的投资也是如此。只要自己理出的几条根本投资逻辑不被证伪,自己便可完全将之作为自己的内部记分卡,不再去关注一小作文之类的东西了。记住,我们说投资要有自己的内部记分卡,并不仅仅是从概念上出发的,它必须是让自己理出的投资根本逻辑充实进来,进而让这个内部记分卡具体化、逻辑化,如此,才不是空泛意义的内部记分卡,这个内部记分卡才会真正起到内部记分卡的作用。
【浅析东阿阿胶的业绩预告】1月17日,东阿阿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在15亿-16亿,同比增长30%-39%;预计扣非净利润14亿-15亿,同比增长29%-30%。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1.52亿,扣非净利润10.67亿,据此推算(按照其预告最高值计算),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4.48亿,扣非净利润4.33亿。对比2023年第四季度净利润3.67亿、扣非净利润3.82亿,分别增长22.07%、13.35%。第四季度本是公司产品的销售旺季,从增长数据上看,第四季度反而增长“放缓”了。所以,本周一开盘,东阿阿胶全天股价下跌3.22%,成交额6.60亿,换手率1.69%,显然,一些“季度价投”们是用脚进行了投票。
好玩吧?但这就是市场!且不要说,考虑到公司刚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有隐藏或平滑净利润增长数字的嫌疑(这要等年报公布时再看第四季度出售的收益列支、合同负债等数据),即便是这个增长数据是真实的,全年的增长数字在我大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之中也算得上是比较靓丽的了。作为阿胶的长期投资者,我自己是很满意的。——当然,我也知道,在我们这一个市场上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也没有多少。
还令人玩味的是,公司同时还发布了一个公告(公司是不是有意如此安排,以稳定军心,不得而知),即公司控制股权的人之一致行动人华润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拟贷款9000万元,增持东阿阿胶股份。在此之前,该股东用自有资金已经增持了642.46万股,占总股本的1%(公告用自有资金增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2%,即770.96万股)。确实,9000万元的贷款数额并不多,但此举的象征意义更大,这就是大股东看好东阿阿胶的长远发展前景。
我经常说,互联网的便利也造成了今天的信息泛滥、信息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最可靠的渠道,还是要看公司的正式公告。不是吗?我们与其看网上的一些小作文,何如看公司大股东的实际行动呢?要知道,在股价60元左右的价位,大股东还是拿出真金白银来增持的,东阿阿胶这样的投资品种是不是具备长远的投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货币超发,曾经的万亿市值公司未来也只是的小市值公司。想想每年货币贬值的速度,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大市值不会增长。
女生用了同事一片12块钱的蚕丝卫生巾,竟然从卫生巾里直观感受到了阶级差距!网友:真的只有贵的东西才能做好吗?
缩水的“校园餐”,肥了谁?为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存在的明显问题,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山西省纪委监委通过深挖案件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对发现的制度漏洞和机制“梗阻”,针对性地提出促改促治措施,推动从个案查处、重点惩治向系统施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真正让“校园餐”成为阳光餐、放心餐。
全红婵获亚军,为冠军陈芋汐“海豹式”鼓掌显开朗一面。#陈芋汐 #全红婵
刘强东回应美团高管言论: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刘强东 #美团 #高管
美国搞关税大战,对中国是好事吗? “当然并非是,但这仗必须打
山姆超市,又出事了。4月6日,线万元商品遭冒领#冲上热搜第一。有网上的朋友表示,“太离谱了”。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3日,韩国法院官员透露,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首次刑事审判定于下周举行。报道称,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定于当地时间14日上午10时开始审理尹锡悦的叛乱指控。
同日,白宫表示,特朗普将继续敦促科技公司将生产转移到美国。投行韦德布什表示,苹果、英伟达、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和更广泛的科技行业可以在本周末松一口气。
春季不仅气温乍暖还寒,也是心理问题高发季。怎么样才能做好情绪管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副教授战义强近日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要关注心理韧性。
而此前在3月份引发很多网友关注,在国内网络环境受到最大讨论的李嘉诚卖港口事件,在最终确定4月2日无法签约之后,热度反而慢慢的降下去了。
电子书《给业余投资者的10条军规》、纸质书《慢慢变富》作者。本头条号文章,与同名微信公众号链接。